首页

国产ts系列视频

时间:2025-05-30 06:55:17 作者:“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在北大举办 浏览量:48011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胡默达)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主办的“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27日至2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环境科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就环境史研究、教学与“影像环保”课程展开交流研讨。

  北京大学“影像环保”课程全称“影像环保——科学、意识和行为变迁”,由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原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兼职教授贾峰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世秋联合开设。该课程创新性地将影像艺术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整合历史学、法学、传播学等六大学科,构建“历史反思-科学突破-意识觉醒-文化传播-行动变革”五位一体的教学框架。

图为贾峰在研讨会上发言。潘旭临 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在会上表示,北京大学环境学科自1972年创立以来,构建了“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学科体系,培养了大批复合型人才。2004年,贾峰和张世秋在北京大学首次开设的绿色示范课程“环境技术的市场化”,吸引了10余所院校的上百名博士-硕士-本科生参加,成为当时绿色教育示范的佳话。自2023年起开设的“影像环保”课程,继续以创新教学的方式,树立了环境教育的标杆。

  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杨朝飞在主旨报告中回顾了从中国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发菜的故事”,分析了国家、地方以及草原牧民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他认为,推进利益相关方的良性互动有助于解决好生态环境这一重大民生问题。

图为张世秋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与会学者认为,环境科学研究需要跨学科视角、多领域交叉和多主体协作等创新性手段推动发展,开设“影像环保”课程,是进行高校环保教学创新实践的一次重要尝试。张世秋指出,环境问题研究较为复杂,需要跨学科视角应对。

  “环境史研究要集合环境、经济、传播等多方面力量。”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利华表示,历史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均没有确定的边界,过去前者更多关注人的问题,现在两者应相向而行。

图为王利华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会议还设置多个研讨单元。在地方经验交流环节,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原二级巡视员程伟介绍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召开的背景和意义;山东省生态环境宣教中心原主任钟福生通过分享十年拍鸟经历,用多幅照片展示了中国生态治理成效。

  本次研讨会首日,与会人员观摩了“影像环保”课程,并参与了学生研究小组汇报会。据悉,该课程正在筹备制作慕课,以方便更多高校学生交流学习。(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方:日本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应有利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

吴登云曾有机会回到江苏,但他最终选择坚守在帕米尔高原。“当时我给家里人说,江苏的医院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医生。乌恰却很少,也很需要我,我就一辈子在这了。”吴登云说,除了医生的责任感之外,他与乌恰县的乡亲们有了深厚的感情,许多人比亲兄弟还亲,他没法离开。

中国台湾女演员姬天语:没想到国剧影响力可以这么大

2018年7月,在卢旺达,卡加梅总统说:“中国是世界大国,习主席是世界级领袖,但对卢旺达这样历史上遭受深重灾难的小国仍平等相待,大力支援卢旺达发展建设。这在全球事务中是革命性的,比金钱更宝贵。”

2023徐州马拉松赛举行 近三万人参赛

海口11月29日电 2024高尔夫球女子中巡锦标赛29日在海口观澜湖球场结束第二轮较量。中国选手纪钰爱交出全天最低杆69杆,带着4杆优势进入最后一轮,将力争女子中巡第三胜。

司法部有关负责人就“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答记者问

此外,宁波管理中心主动联合属地高速交警,系统性开展入口管控专题培训,详细掌握对于超限车辆、危化品运输车辆等管控要点,维护高速公路安全、健康的运营环境。

武警广西河池支队军人运动会火热来袭

基于全身协同智能小脑平台,“天工”实测平均时速可达每小时10公里,最高奔跑速度已提升至全球领先的每小时12公里。“天工”还可在斜坡、楼梯、草地、碎石、沙地多种复杂地形中实现平稳移动;多能具身智能体平台“开物”包含AI大模型驱动任务规划的具身大脑和以数据驱动的端到端技能执行具身小脑,具备一脑多机、一脑多能的能力,未来将拥有200万条机器人轨迹数据,适配超20个以上机器人本体,实现具身能力开发时间降低90%。数据生态方面,创新中心数据采集涵盖6类本体7大典型场景,日产数据已达10TB。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